+-
每日默想|基督徒当求那让人永远不渴的水

21世纪,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的属灵干渴与饥荒的时代,由于社会中特别强调个人主义,非常强调“我”,因此,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和消极的躺平思潮正在试图瓦解当代基督徒内在的价值观。当人们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想看的,想听的,那些满足感官欲望人、事、物唾手可得时,肉体的渴望就被灌满,灵性生命的需要却被中断,于是我们的心灵就会来进入一种灵性的干渴迷惘的生命状态。

【约翰福音4:11-14】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在约翰福音的4章里面,耶稣与撒马利亚妇人的对话,常被看作是传道的经典对话场面。为什么说这是经典呢? 当我们认真整理耶稣传道的时候所用的方式方法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耶稣里面没有固定的哪一种传道模式,但却在一个地方有这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耶稣可以快速找到与信仰的人或不信仰的人之间的接触点并且引导对方直面自己的需要和痛点。

耶稣走路困乏,看见远处过来打水的妇人,耶稣所展开的对话是从“水”开始的。比起耶稣想要喝的水,耶稣更想让这女人知道她自己真正的需要是看不见的属灵的活水。

性命和生命的需要是不同的

在约翰福音4章的原文圣经里面,针对物质的水的时候所用的是“性命”这个词,但对于灵性生命需要的时候,所用的是“生命”这个词。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看的见的水是用来供养人的性命的,而神的话语是供养人内在生命的活水。

前者是喝了还会再渴,后者是喝了之后就永远不渴,并且在人的心里可以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基督徒应当知道物质的水和属灵的活水,这两个哪个是更加优先和紧迫的。如果耶稣的对话从物质的水开始并以物质上的水结束,那么我们就无法看到这个女人最后内在生命美好的蜕变了。

这个福音故事中,耶稣为所有传道人做了完美的榜样,当你去跟一个人传福音的时候,首先要找到谈话的切入点,要知道他/她的需要和干渴之处,并且能够唤醒他/她对真理和上帝的追求,这就是成功的传福音了。

灵性的干渴与荒芜

【阿摩司书8:11-13】主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必命饥荒降在地上。人饥饿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他们必飘流,从这海到那海,从北边到东边,往来奔跑,寻求耶和华的话,却寻不着。当那日,美貌的处女,和少年的男子,必因干渴发昏。

每天碎片化的信息充斥着手机和电脑,那些虚假的、暴力的、色情的、悲剧的新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这个时代的人,甚至是基督徒这个群体。我们会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变得失去盼望,失去喜乐,失去爱的力量。这也是我们在咨询洪水中,不懂得保护自己的心所经历的必然结果。

如何使自己的常常被活水滋润呢?

基督徒需要每日寻求那上面来的生命活水,我们要追求高质量的灵修时间,亲近神的话语,在读经祷告中每天与神荣耀的生命见面,这是让我们内在生命得到供养和滋润的关键。比起肉体层次需要的物质需求,基督徒更应该在这个灵性饥荒的时代,渴望在真理和圣灵里得到饱足。因为,我们的心是神所造的,唯有在基督里,我们可以有灵性的平安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