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者灵修丨士师记:神的旨意自有美意

士师记第一个部分,一章1节至三章6节,是以色列人悖逆的原因;三章7节至十六章,是悖逆的过程。三章7节说,“以色列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三章12节说,“以色列人又……”;总共有六个“又”。三章7节是第一次,所以没有“又”,三章12节、四章1节、六章1节、八章33节、十章6节和十三章1节,总共出现六次“又”。所以,人说《士师记》有七次的循环:他们悖逆神,受惩罚,就认罪悔改;神兴起士师,他们得平安,平安后再悖逆、再受苦、再呼求;再兴起士师,再得平安,然后再犯罪……就这样周而复始。

三章1-6节讲到,神给他们留下了迦南几族,这不是神的本意。本来,他们进迦南,应该一鼓作气把迦南人全部消灭。因着约书亚年纪老迈,不能带兵打仗;因着以色列人的懈怠;因着约书亚死了以后,没有领袖;因着以色列人同心不够;因着他们有贪心,要利用迦南人;所以,他们没有办法把迦南人全部杀灭。留下迦南人,不是神的美意,是神的许可。神的旨意有三种性质。一种是预定的美意。神预定的美意就是要把迦南人全部杀尽。许可的旨意,是因为刚才讲的那些原因:约书亚年纪老迈,以色列人懈怠,以及他们后来没有领袖,同心不够,他们有贪心,要利用迦南人,导致他们没有把迦南人全部杀尽。这是神许可的旨意,成了神的许可。本来神预定的是要全部杀尽,但是,因着以色列人的种种原因,成了神的许可。所以,耶和华留下这些迦南人,是神的许可,而不是神的美意。

神旨意的性质还有一种,叫任凭。就像上帝的美意是,不让亚当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他吃的时候,就任凭他选择。上帝的旨意是,不让巴兰去咒诅以色列人,他执意不听,就任凭他了。以利的儿子作恶,藉着百姓的反应,藉着神人的警告,藉着撒母耳说预言,他都不悔改。所以,神就任凭他了。神不喜欢扫罗杀大卫,犯罪,扫罗一直不祷告、不敬拜、不遵行神的旨意,一意孤行,活在肉体里,后来,神就任凭他了。神也不喜欢所罗门娶那么多的太太,积攒金银,买了很多的埃及马匹。因为他一意孤行,所以神就任凭他。犹大是活在神的任凭里,有很多外邦人是活在神的任凭里。基督徒如果私欲怀胎生出罪,以后,这个罪会成为主人辖制他,他会犯罪上瘾,那就叫罪既长成。罪既长成,是有一个长的过程,就是他成了罪的奴仆。因为天天消灭圣灵的感动,叫圣灵担忧,神就会任凭他。

我们要明白,神旨意的性质有预定的美意和许可的旨意,以及任凭。不要随便说都是神的美意。很多时候,我们乱讲神的旨意。好多事情都是人制造出来的,不是神的美意。神的美意是叫人受苦吗?神的美意是叫迦南人都被杀吗?不是,是因为迦南人犯罪、得罪神。我刚才讲,神的美意就是神预定的旨意,要叫迦南人被杀,那原因是什么?不是神喜欢迦南人被杀,我们读创世记十五章就知道,神当初跟亚伯拉罕说:迦南人的罪还没有满盈。我们看到,有时候我们一意孤行,不愿意照着神的旨意去做,神就会任凭我们。我们看到,神留下这几族,就是因为以色列人犯罪。以色列人走在旷野,非要求着吃肉。他们不好好地求,他们发怨言,神就给他们肉吃,却使他们心里软弱。肉在他们牙齿之间,尚未嚼烂,他们就死了,因为他们活在悖逆之中。(参:民11:31-35)我们要知道,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神的美意。我们要活在神预定的旨意中,不要活在任凭中。神的许可,有好的、有坏的。我们有时候会说,凡事都有神的美意;其实,我们应该说,神叫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比如,扫罗犯罪,被废掉了,膏立了大卫,神的美意是什么呢?难道扫罗失败了,神喜欢吗?不是的。因为扫罗不爱神,因为大卫爱神,所以神叫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你爱神,那就凡事都有美意,都是好事;不爱神,受亏损了,那就不好了。所以弟兄姊妹,凡是看到消极的、负面的,都不要说这是神的美意。

三章7-11节讲到,俄陀聂作第一位士师,他救以色列人脱离仇敌的手,带领百姓打了胜仗。俄陀聂是迦勒的女婿。他作士师,救以色列人脱离古珊利萨田的手。因为以色列人受古珊利萨田的辖制有八年。后来,以色列人求告神,神就兴起俄陀聂作以色列人的士师,为以色列人争战。11节,“于是国中太平四十年。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死了。”以色列人受辖制,八年受苦,然后他们呼求神,神就兴起俄陀聂,救他们脱离古珊利萨田。这样,国中太平了四十年,这是第一次的悖逆。各位弟兄姊妹,有时候人当时就变脸了,有时候上一代人过去,下一代人就忘恩了。举例说,约瑟当时救了整个埃及国,约瑟活着的时候,法老王尊敬他、爱他,保护他全家,接他全家来埃及。后来,等约瑟死了,那一个法老王死了,下一个法老就把约瑟的恩情忘了,也把以色列人忘了,一直苦待他们。为什么呢?因为约瑟活着,和那一个法老活着的时候,他们是有感情的,是有恩情的,是有爱的,关系是好的;过了那一辈子,人走茶凉,就翻脸不认账了,不但不恩待他,还天天苦害他。比如,约书亚活着,和约书亚那一代的长老活着的时候,以色列人都敬畏神,记念神的恩典。等那一代人都死了,下一代就对神翻脸不认账了。人就是这样,像那九个长大麻风的,当场对耶稣就不感恩。有的人是当时不感恩,有的是下一代不感恩。加拉太教会接待保罗,保罗的眼睛不好,当时加拉太人都愿意把眼睛剜出来给他;没过几天,他们就受迷惑了。保罗在哥林多教会付了十八个月的代价,等保罗走了以后,他们就有属彼得的、属亚波罗的、属基督的,就四分五裂了。有的人当时就忘恩负义;有的人当时不忘恩负义,下一代也不会记住上一代的恩情。忘恩负义,是人的一个亏损,是自己素质不好。前两天,有一位同工跟我说:某某人怎么变那样了?我说不是变;是我们当初信耶稣的时候,如果我们这个人本来的素质就不好,我们信耶稣以后,热心、查经、读经、讲道,给人表现是我们很优秀、很爱主,但是,走着走着,我们里面的荆棘、蒺藜长大了,就原形毕露了。就像糖葫芦外面裹着糖,糖化了,里面还是山楂。我一直都在观察,看到有些人,他原来的个性有问题,思想有问题,思想不健全,信耶稣了还是奇奇怪怪的,甚至会更奇怪。那些生来就思想不健康、不健全的人,信耶稣了,如果不好好地钉十字架,信了比不信还可怕。

弟兄姊妹,我们需要真的向主死。好多姐妹们可能想着,丈夫要能多挣钱,丈夫要对我好,丈夫还能爱主,丈夫这、丈夫那,就是要求丈夫成为一个完全人。有很多姐妹希望丈夫挣大钱,但又希望丈夫一天到晚跟她聚会,这是矛盾的,怎么可能给你挣大钱,又天天跟你聚会呢?我们太情绪化、理想化、情感化。要知道,信耶稣就是叫我们舍己、背十字架。假如妻子什么都往娘家搬,那可能有点离谱;但是,她适当对父母的孝敬,作丈夫的应该支持她这样做。对丈夫也是如此,妻子要支持丈夫去孝敬父母,而不应该说:你怎么把我们的钱都给了你父母?我们要成为一个对神感恩的人,对人感恩的人;不要只想着要。箴言书说:蚂蟥有两个女儿,常说:“给呀,给呀!”有很多时候,我们转过脸,就什么都不认账了,我们都是这样的,我们都是罪人,求神怜悯我们。

12节到最后,是第三个部分,也就是悖逆过程的第二段,讲到以笏杀死摩押王,拯救以色列人脱离仇敌的手。

这一章讲到三位士师,一位是俄陀聂,第二位是以笏,第三位是最后31节提到的珊迦,就用一节圣经就带过了。士师记中,有六个长故事:第三章的最后一部分,讲到以笏,四章到五章讲到底波拉和巴拉,六章到八章讲到基甸;九章讲到亚比米勒,但他不是士师;十一至十二章讲到耶弗他,十三至十六章讲到参孙。士师记中有这几个长故事,几个重要的士师,几个重要的人物。

以笏非常勇敢。那时候没有检测仪器,也没有防范意识,也没有那么严谨,所以他把刀带进去,藏在大腿里。等送过礼物,他就把摩押王给暗杀了,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就把仇敌制服了。看来,他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他不怕人摸出他身上的兵器吗?如果摸出来,他就没命了。他也不怕走露风声,也不怕失手,他居然能成功。他说有机密的事告诉摩押王,摩押王就信了。这个人是勇敢过人,胆量过人。

最后一节讲到珊迦,他拿着赶牛的棍子就能打死六百非利士人。对一般人来说,你、拿刀打死六百人都不容易,不要说拿着赶牛棍。他是个大能的勇士。

这些士师都是力大的。我提过,士师本来是审判官,他要定国安邦,治理百姓。可是,这些士师都只能带着人打仗。就像今天有好多牧者,只能传福音,却不能教导百姓,不能牧养,不能治理,是一样的道理。好多教会的带领者是个传福音的,他传了几十人信主,然后他真理不行,也不会牧养,他怎样建立就怎样拆毁。有的人作领袖,像个山大王,占个地盘,也不教导,也不牧养,不管不问,这就是他的地盘,好可怕。我去到不少的地方,看到不同的情形,只要你看到一个领袖,他不追求圣灵,不追求圣经,不追求爱、付出,他就会狐假虎威。弟兄姊妹,你看北国的领袖没有一个好的。你看扫罗跟所罗门,作领袖那么容易吗?那么好吗?我曾经讲过,扫罗跟以利,他们若不是作领袖,不会一家一天死四口,不会那么惨。每一个作牧者的,都要好好读《彼得前书》。我们要作受苦的见证,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不是辖制所托付的群羊,乃是作群羊的榜样;不是享福、享受,乃是要受苦。所罗门贪图享受,以利老眼昏花,没有灵里的感动,扫罗抓权,耶罗波安要权要位,这都是作牧者的警戒。

亲爱的同工,一定记住,如果你是作牧者的,你停止对圣经的追求,停止对圣灵的追求,停止对弟兄姊妹的付出,你就出问题了。你也不能把教会扔了;你不扔,你这样子做就会把教会掏空,那就是在犯罪。作领袖,比踩高跷还危险。我们要恐惧战兢,作成得救的工夫。我讲的恐惧战兢,不是说一天到晚吓得要死,乃是说,你不可以像所罗门、扫罗、以利那样任意妄为。


本文原载自作者公众号“毗努伊勒”,爱神家园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