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者灵修丨《以赛亚书》:《以赛亚书》二章(1/2)

【第一部分】论犹大国的默示(1-12章)
三、末后的日子(2章)
(一)神的应许(1-5节)
(二)神的审判(6-22节)

以赛亚书二章讲到末后的日子,分成两个部分:1-5节讲到神的应许,6-22节讲到神的审判。

神的属性就是公义和慈爱;慈爱带来拯救,带来应许,公义带来审判;公义和慈爱是并存的。有些弟兄姊妹读出来旧约的神是公义的,新约的神是慈爱的,这就不对了。律法彰显了神的公义,但不等于律法时代,神不慈爱;恩典显明了神的慈爱,但不等于新约的神就不公义。神是永远没有改变的,神的属性是公义、慈爱并存,永远都同时存在。

另外,我们要知道先知书的特点。每一个先知会讲到神的应许和审判。从《以赛亚书》到《玛拉基书》,每一个先知都在宣告神的审判,审判的结果是为了赐下应许。审判是因为神的公义,审判是因为人的罪。因为人有罪,神就按祂的公义,按着各人的行为审判各人。审判不是最终的目的,审判是要叫人悔改,要赐下应许。神的管教分成三个步骤。一个叫教训,就是祂把该告诉你的,你该知道的、该做的道理告诉你。如果你不听,你违背了,祂就开始责备,责备还不听,就鞭打。这是希伯来书十二章5-12节说的,管教分这三步。教训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蒙福;责备是因为你有罪,叫你悔改;鞭打的目的更是要叫人悔改。如果鞭打不悔改,结果就要审判。先知书的特点是,都讲到神的应许和审判。

我们要从圣经认识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有预定的美意。预定的美意就是祂造人,叫人进入永恒,享受祂永远的生命和荣耀。还有,你按照神的旨意求,在神旨意的范围内,神会应许你,这叫许可的旨意。就像爸爸妈妈生了孩子,打算给孩子买房子,娶太太,这是大方向、大原则,这是预定的美意。孩子有时候说:“我饿了,我渴了”,妈妈爸爸会满足他的需要,这叫许可的意思。还有,孩子怎么都不听话,你说什么都没有用,你说严重了,他跟你拼命,他要离家出走,那只好任凭他。神对人也是这样的。所以,我们要活在神的美意里,而不要活在任凭里。罗马书一章24节有一处,26节有一处,28节有一处,都是讲到任凭的旨意,任凭谁呢?任凭外邦人;任凭谁呢?任凭那些坚决抵挡神的人,也任凭那些不理神,要背叛神的人。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巴兰、扫罗、所罗门、以利,祂就会任凭。

如果是照那些讲预定的人的解释,以赛亚书第一章和全本圣经可能都要改写了,为什么呢?如果神预定你犯罪,何必还警告你悔改呢?如果神遥控你,你行善是神遥控的,没有你自由意志的降服,你作恶,是神许可的,就是叫你认识自己的;那全本圣经都不会写警告,也不会写责备,也没有审判,也没有因信称义,祂直接把义加给你。这样,连耶稣都不需要钉十字架了。耶稣钉十字架是通过法律手段的,耶稣钉十字架就是神预备的救恩,你信了,就是你的责任,所以叫因信称义,算你为义。如果是替你信,把信塞给你,你不信也得信,你不信也替你信,你犯罪都是神预定的;不管你信不信,预定你得救,你就要得救,不预定你得救,你信也要叫你跌倒。如果是这样的,上帝就可以用祂至高无上的权柄,想赦免谁就赦免谁,想不要谁就不要谁,根本就不需要通过耶稣钉十字架,也不需要人信,也就没有因信称义的道理,也没有人不信的罪,也不需要审判罪人。因为神预定了天堂,预定了地狱,预定了信的人因信称义、上天堂,不信的人要被定罪。神是这样预定的;神不是说:我预定你不信,我预定你下地狱,我预定你信,我预定你得救;我预定你得救,你不信也得信,你信也得信;我预定你犯罪,就是叫你认识自己,显得我厉害;我预定叫你上天堂,就是显明我的慈爱。神不是这样预定的,这样是通不过的。我们讲过以赛亚书第一章,如果人犯罪都是上帝遥控的、许可的,为了叫你认识自己的本相,上帝为什么还责备你呢?那就不需要责备了。

弟兄姊妹,你把圣经打开,一定要叫圣经对你说话,你不能树立自己的观点、认为,拿着圣经来围绕你的思想讲,这叫乱讲。所以,我们需要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我们一定要认识神,认识神透过什么?就是透过圣经,还要有圣灵的开启。没有根据圣经解释,会把神解释错,会把圣经解错。第二个,你没有根据圣灵的引导,一定会解释错。今天有很多时候,我们讲圣经以外的,我们根据自己的私意,不根据圣经、不根据圣灵的引导来解释圣经、传讲神,都会把神讲错,都会把圣经解错。盼望我们的信仰能回到圣经里,回到圣灵里,这样的读经、听道和讲道才不会错。你让圣经向你说话,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你就会讲出纯正的神学。你不根据圣经,或者你用头脑研究圣经,没有根据圣灵的引导,一解就解错了。

1-5节,末后的日子。圣经学者加上去的题目是永恒的和平,其实就是和平的国度。

1节,“亚摩斯的儿子以赛亚得默示。”默示就是神对他说话,给他感动,给他亮光,给他启示,给他话。神的默示有给你的异象,有异梦。在异象中默示,在异梦中默示,或是有话语。就是神的灵感动,给异象,给异梦,给启示,给亮光,给话语。“论犹大和耶路撒冷。”一至十二章都是给犹大国的默示。

他说:“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1节)这不是指着耶路撒冷那个物质的殿,这是预言、是应许,指的是新约的教会。在旧约,有时候把神显现的地方称为神的殿,这是雅各的观念。他说:“这不是别的,乃是神的殿、天的门。”在创世记二十八章,他作梦之后说的。第二个观念,殿是哪里呢?大卫说:“天是祢的座位,地是祢的脚凳,哪里是祢安息之所?”其实,宇宙就是神的殿,神充满宇宙。第三个观念,殿是哪里呢?在撒母耳记上一章讲到,以利坐在神殿的门框旁。其实,那个时候所罗门的圣殿还没有建起来,中间隔了大卫,大卫也没有建殿,是所罗门建的。圣经记载说,以利坐在神殿的门框旁,那个殿指的是会幕,也就是约柜所在的地方,就是神同在的地方。第四个,殿指着什么呢?就是所罗门建起来的那个大理石的、物质的殿。这是旧约对殿的认识,有四种认为,有四种观点:一个是指着宇宙,一个是指着神显现的地方,一个是指着会幕,一个是指着圣殿。总之,神同在的地方叫神的殿。神在哪里呢?神充满宇宙,神在哪里显现,哪里就是神的殿。当然,神也在会幕显现,也在圣殿显现。会幕和圣殿都是有形的殿、物质的殿。神的显现包括神充满宇宙,是无形的、看不见的。在新约,殿有三个观点:第一个是信徒的心;第二个是,一群有主同在的人在一起聚会,也就是教会,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主的名聚会,主就在中间;第三个观点,圣经讲到,耶稣指着祂自己的身体,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起来。”(约2:19)这指的是主耶稣自己的身体,主自己的身体被称为殿。我们每一个人被称为主的身体,所以主的灵在我们的里面。另外,奉主名聚会的一群人,有主同在的地方就是殿。在这里讲的殿是什么?不是指旧约的殿,是指着新约,指着教会说的。“耶和华殿的山”,不是指着锡安山,乃我们聚会有主同在,就被称为耶和华殿的山。山是讲高处。圣经讲到平原,也讲到海,也讲到山。山是代表神同在的地方,海是代表世界、魔鬼所在的地方,地代表人的心和教会。他说:“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有神同在的聚会超过所有的聚会。锡安山有耶路撒冷,圣殿超过所有的山,所以他说:“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这是指着教会说的,预言万民都要归于耶和华,不只是以色列人归向神。

3节,他说:“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救恩要传到世界,万民都要归于主,都要来敬拜主。弟兄姊妹,我们是否来到神的面前呢?来到神的山呢?耶路撒冷有圣殿,圣殿有神同在。可是,有时候圣殿没有神的同在。没有神的同在,耶路撒冷这个山就不高于诸山了。属神的事、属神的人、属神的山、属神的殿都是高于别人的。所以叫居上不居下,居首不居尾。那是讲到真实,真实的殿、真实的人、真实的敬拜、真实的祷告、真实的聚会都是高于一切的。如果不真实,就不可能真的高于一切。真神也高于一切。教会有神的同在,就一定是居上不居下的,超过所有的聚会;你在聚会中遇见神的同在,你就知道了。你参加派对、生日宴会、婚丧嫁娶的宴席,不管你参加什么聚会,都没有遇见主的聚会宝贵,你会觉得喜乐、平安、满足、安静、神圣,心中得安慰。遇见主是最宝贵的遇见,敬拜主是最宝贵的聚会。

所以他说:“超过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2节)你也许会说:“我参加礼拜也没有觉得怎么样。我参加小组聚会、特会、奋兴会、培灵会、查经会……没有一样我觉得跟其他聚会有什么区别的,我没有觉得我有什么得着。”那一定是你没有真心,没有用信心,所以你没有遇见神的灵,你没有到神的宝座前,你也不觉得神怎么样,你也不觉得聚会怎么样。卖主的犹大不会觉得耶稣有什么了不起,也不会觉得跟随主有什么不一样。以利,特别是扫罗,也不会觉得敬拜神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他没有用真心敬拜过。如果你没有觉得神的伟大,神是荣耀的,聚会是很宝贵的,圣经是这么的宝贵,聚会是那么的甘甜,信仰是这么的美好,侍奉是这么的荣耀;你如果感受不到这些,你只是头脑里知道,嘴里讲一讲,都不算数。你真的遇见神,你真的会觉得,无论参加什么会都跟参加遇见主的聚会不一样。所以,有时候查经,你觉得无聊,培灵会你也觉得没培起来,没有觉得怎么样,都是因为那个聚会没有主的同在。如果别人遇见了主的同在,你没有遇见,那一定是你的问题。如果大家都没有遇见主,就表示神没有印证这个聚会。这个讲道人和这个聚会和这一群人都不被神悦纳。任何一次的读经都需要有圣灵的膏抹,任何一次的讲道都需要圣灵的膏抹,任何一次的听道都需要圣灵的膏抹。我们每一次的敬拜,每一次的祷告,每一次的听道、读经,都需要圣灵的参与。如果圣灵不作工,就没有印证,就没有果效,就会无聊,没有意义,没有得着,没有收获。所以,我们要真正奔雅各神的殿,奔耶和华的山。有人叫:唱上行诗;有人喜悦想念神,喜悦敬拜神;有人说:神的话比蜜更甜,比酒更美;有人说,他切慕神的院宇;那都是因为经历神了。没有经历神的人,有这个知识,没有这个经验,不会从心里这样说、这样唱,即便唱了,也枉然。

他说:“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3节)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听主的话。聚会中遇见圣灵,是非常的重要,表示这个聚会被悦纳了。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主的名聚会,主就同在。另外一件事,主将祂的道教训我们。我们的聚会向着神可以祷告,可以赞美,可以敬拜,可以带着爱,可以带着信心。在形式上,你可以有祷告、赞美;在你的心灵中,你可以用信心和用爱。你对主的回应,在形式上就是祷告、赞美,在心灵中就是用信心和爱心,向主有期盼,对祂有期待。主给你什么回应呢?就是祂有同在,祂把话给了你。就像孩子钻进妈妈怀里,妈妈跟他说:“宝贝,我爱你。”摸摸他的头,他就好幸福。就像一个太太靠近丈夫,钻进怀里,丈夫如果拥抱她,摸摸她的头,跟她说几句,她就觉得无比的幸福。我们到神的面前,每一次到神的殿,到神的山,到聚会里,遇见神的灵和遇见神的话,是最重要的得着。并不是教会的饭好吃,吃一顿。我们到神得面前,遇见神的灵,遇见神的话,比病得医治还重要。病得医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是身体的需要。遇见了神的话是思想的需要,遇见神的灵是心灵的需要,我们的灵魂被改变了。

“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3节)耶稣教导门徒,在有人的时候,祂讲比喻;没有人的时候,就跟他们解释天国的奥秘,不过,有时候门徒也听不懂。耶稣对别人讲比喻,原因就是,这百姓用嘴唇亲近神,心却远离神。所以以赛亚说:“我们所讲的有谁明白呢?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参:赛53:1)以赛书六章说,他们眼睛闭着,耳朵发沉;他们看是要看见,却不明白;听是要听见,却不晓得。这是以赛亚的时代。到了耶稣的时代,神说:“我叫他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参:太13:13)就像跟你讲,你不听,就不讲了,光瞪眼珠子,光向你发脾气,因为跟你讲没有用。所以,我们读是要读,听是要听;能读明白,能听明白,是非常宝贝的。以赛亚时代的以色列人,听了不明白,听了不遵守;到耶稣的时代,祂就讲奥秘,讲比喻,叫他们听也听不见,看也看不见。对信祂的人,祂就跟他们解释。对于门徒来说,他们听的是恩言,是生命的道,是有权柄的道,有能力的道,是被开启的道,是有亮光的,是有生命供应的。我们每一次的读经、听道、讲道,如果有圣灵的膏抹,就觉得神的话就像生命的粮,我们就吃饱了。有些弟兄姊妹说,每天早晨带着信心,带着安静的心参加灵修,一整天都饱足。其实,不应该就一天饱足,应该是兴奋好几天。我经历过神跟我讲一句话,我能刚强半个月,一直兴奋。那不是平常的读经,是神藉着圣经对你说话了。

3节,“主必将祂的道教训我们。”如果你只听到牧师的带领查经,教师的查经讲道,你没有遇见圣灵开启你,叫你听明白,你得到的还只是一个死知识、死神学、死大纲。对你来讲,没有什么作用,甚至有副作用,就是越听越骄傲,你觉得你知道了,你觉得你遵守了宗教礼仪,你比别人强。因为你读经了,听道了,参加查经了,参加灵修了,好像你很属灵。其实,你得的都是死知识。我们必须领受活的道。神是活的神,只有活的人可以遇见神。真正带着爱,带着信心,带着心灵、诚实来祷告、敬拜、读经、听道的人,才能遇见活的神。当遇见活的神,你就活过来了,你的信心、爱心都是活的了;换一句话说,也是真的。真的就是活的,活的就是真的。耶和华是真神,是活神,是永远的王。你什么时候觉得神和神的话是真的,那就表示你是用真心祷告、敬拜,你也就活过来了,你的信心、爱心也是活的。我们必须遇见活的神,遇见活的圣灵,我们必须听的是活的道、是生命的道,我们读的圣经必须是,好像圣经会说话一样。

“我们也要行祂的路。”(3节)你有了祂的道,就要走祂的路。耶稣就是我们的道路,你行在祂的旨意中,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

“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3节)这里的锡安是讲属灵的。“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这里的耶路撒冷也是讲天上的、属灵的耶路撒冷。


本文原载自作者公众号“毗努伊勒”,爱神家园蒙允转载,不拥有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