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过去这个主日,是将临期第三主日。将临期意为基督即将来临,是预备迎接基督降生的一个节期,在从圣诞节前第四个主日开始。在教会传统中,将临期内的四个礼拜中,教会会带领信徒分别默想盼望、平安、喜乐、慈爱的主题。今天,让我们一起思想《圣经》有关喜乐的信息。
保罗告诉我们,“喜乐”是圣灵结的果子,也是基督徒的特征之一。在腓立比书当中,“喜乐”一共被用了16次之多。那什么是“喜乐”呢?“喜乐”和“快乐”是否一样?“快乐”是一种状态,会因某件事、某个人而感到高兴,但这种状态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喜乐”则是一种常态,不因为外在的人或事有所改变,因为它是源自神。
我们看婴儿,他只要吃喝睡好,给他换洗干净了,他们就很高兴。有人逗一逗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发出开心的笑声。婴儿什么事都不需要操心,无忧无虑,也不用管今天要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也不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当他们的需求满足时,他们就会很喜乐了。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随着年龄增加、阅历增多,内心所积攒的东西使喜乐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常常担心别人怎么看我们,工作丢了怎么办?没钱花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甚至经常会因为一些还未发生的、莫名的事情而焦虑不安。看得见的,我们担心,看不见的,我们也担心;自己的事情,我们忧愁,别人的事情,我们也忧愁;喜乐从我们生命加速流失,只是我们未曾发现而已。
尽管忧愁如此不好,但人还是没办法走出忧愁的牢笼。诗篇里说,“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以前听过一个故事,一小女孩坐在井边,满脸愁容,过来打水的奶奶问她怎么了,她说,“我想再过不久我就要结婚了,然后生孩子,到时我的孩子过来打水时,这个井没有盖,他掉下去了怎么办?”老奶奶顿时哭笑不得。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但也从正面来反问了我们,有谁能不忧虑呢?
基督徒想要喜乐,首先要知道喜乐的源头在哪里。诗篇16章11节如此说,“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足的喜乐,在你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神就是我们喜乐的源头,他将喜乐赐给我们,使我们有喜乐的生命。起初神创造人,又让人居住的伊甸园中,在那里人可以与神同工,无忧无虑快乐的生活。但人堕落之后,罪进入了世界,人里面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邪情私欲,在追求这些私欲的同时,忧虑也随之而来。所以保罗说要“靠主常常喜乐”,只有到神面前时,人才能得着真正的喜乐。
加拉太书里也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23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喜乐是上帝的恩典,并且耶稣自己给我们立下了美好的榜样。马可福音里记录,当耶稣基督知道自己很快就要去耶路撒冷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就为门徒们设立了圣餐,他们在用完圣餐之后,耶稣和门徒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这样的举动是因为感恩而带出来的喜乐。因为有上帝的恩典,人才可以享受喜乐。
圣诞节即将来到,如果我们跟着教会传统,每周默想不同的主题,将会帮助我们更好预备我们的心,圣诞节来临之际,基督徒应当多多默想“喜乐”,为神赐给人丰盛的生命喜乐;为我们的名记录在天上喜乐;为神每日供给我们所需用的饮食喜乐;也为在患难、困苦中经历到神而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