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难周与主同行】第五日:多名牧者解释“团契日”的含义
1/ 1
最后的晚餐(资料图) 最后的晚餐(资料图)

按着教会传统节期,从复活节之前的主日开始的一周,被称为“受难周”,或者“圣周”(Holy Week)。一般将这一周分为荣耀日、权柄日、教诲日、静修日、团契日、受难日、安息日。

受难周的第五天(周四)是团契日,两千多年前耶稣时代的这一天,耶稣与门徒聚集在一起,过逾越节,分享他们最后的晚餐,期间,耶稣为门徒们洗脚。

记载耶稣在团契日中的活动的经文是马太福音26章17-30节,马可福音14章12-26节,路加福音22章7—23节,约翰福音13章1-30节。

云南神学院副教务长张再亮牧师认为,基督徒的团契不仅是几个基督徒聚在一起,真正的团契要包含耶稣在团契日所做的事:圣餐礼、濯足礼以及在客西马尼园与耶稣一同来祷告。真正基督徒的团契,是有耶稣参与其中,并且耶稣永远是主角。

在团契日,许多教会会宣讲关于圣餐的信息,也有牧者就耶稣给门徒洗脚展开分享,还有的牧者分享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

主耶稣在逾越节设立圣餐,他借这个机会让人们知道,他是那只逾越节的羔羊。他替我们死了,他的血要成为所拣选的人身上的记号,他所拣选的这些罪人已经在神的国度中有份。

使徒保罗给哥林多教友的书信中教导了他们圣餐礼。“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林前11:23-25)

上海国际礼拜堂的郭峰牧师认为,耶稣设立的圣餐可以概括新约的内容:“上帝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甘愿为每个罪人成为代罪羔羊。耶稣将自己的身体和宝血奉献出来,使神能够因着他爱子生命的献上,成为赎罪祭,成为挽回祭,而宽恕凡信靠耶稣基督的人。”

苏州狮山堂的刘治国牧师曾在分享团契日的信息时谈到耶稣给门徒洗脚。他分享到,在犹太人的观念里给人洗脚是那些卑贱的外邦人做的事情,谁要是去做等于自贬身份。在门徒们都不愿意服侍别人的时候,耶稣谦卑自己,为门徒洗脚,给门徒做了榜样。他以言行教导门徒:你们中间谁愿首,就必做众人的仆人,谁愿为大,就要做众人的用人。刘牧师希望信徒反省自己是否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求主给一颗谦卑的心,使自己能效法主耶稣的榜样。

北京丰台堂的王海强牧师曾在这一天分享了耶稣的客西马尼祷告。他认为,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是一个争战的祷告,更是一个得胜的祷告。耶稣虽然不愿上十字架,但他却说“倘若可行,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你的意思”。耶稣的祷告始终把自己放在神的旨意中,通过祷告他一步步放下自己,完全接受神的意思。王牧师希望基督徒能效法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把自己放在神的旨意中,专注于神,顺服于神。他指出,祷告不是改变神,乃是让神改变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