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达之路(11)内圣外王

认识信仰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吧!




在古代的以色列王国,有三个服务于神与人的重要职分:君王、祭司和先知。他们各有分工:先知与上帝的关系比较密切,主要负责发预言,为整个国家指明方向;祭司则主要在圣殿工作,因为在律法时代,普通人没法靠近神,祭司就成为以色列人的代表,负责通过祭祀来沟通神与人;而君王则代表神,主要负责管理统治国家和打仗,处理许多比较世俗的事情。

在这三大职分中,先知可以由君王和祭司兼任,例如大卫是一位国王,也是一位先知,在《诗篇》中发出了许多的预言,兼任祭司和先知的例子就是撒母耳,所以先知与其他两个职分并不冲突

但是君王和祭司就不一样,一个以色列人无法既担任国王,又担任祭司,这两个职分是界限分明的。曾经有个犹大王,叫乌西雅的,因为骄傲试图代替祭司进入圣殿烧香,结果被神降罚,额头上长出了大麻风,并伴随终身,从此,再没有人敢越过国王和祭司之间的界限。

确实,在旧约中,做祭司和做王的要求并不相同,祭司是神和人的中间人,做这个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公正、圣洁、仁爱这些内在的品质,否则不仅无法亲近人,更是没法靠近神,所以,很多祭司都很少离开圣殿,足不出户,是个内向型的职分。而王做的事情更多与人打交道,需要的是权柄和能力,才能去实现统治、领导和管理,还要去打仗,这是一个外向型的职分。因此在旧约律法传统里,祭司和王由不同的人担任,不能合而为一。

如此,旧约圣经中出现麦基洗德的时候,就会让人深感惊讶:

亚伯兰杀败基大老玛和与他同盟的王回来的时候,所多玛王出来,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麦基洗德带着饼和酒出来迎接;他是至高 神的祭司。他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 神赐福与亚伯兰!至高的 神把敌人交在你手里,是应当称颂的!”亚伯兰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来,给麦基洗德。(创世记 14:17-20 和合本)


 

这位麦基洗德,他是耶路撒冷的王,却又是祭司,集祭司与君王于一身,打破了旧约律法中,祭司与君王的障碍和隔阂,实际上高于旧约的祭司,为我们指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这种安排不可能在犹太人的体系中存在,只能在一种新的体系中存在。

实际上,麦基洗德指向的是耶稣基督,他要担任祭司王的身份,将两个位份合而为一,就像圣经所说:

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篇 110:4 和合本)

 

他必建造耶和华的殿,必得尊荣;他必坐在宝座上执掌王权,又必在他的宝座上作祭司,使两者之间和谐共济。(撒迦利亚书 6:13 新译本)

注意以上圣经所说的,基督让祭司与君王的身份“和谐共济”,和合本的翻译也不错:“筹定和平”。

并且,耶稣基督为先锋,为开创者,我们这些信他的人要成为与他一样的祭司王,就如这段圣经所说:

但你们属于蒙拣选的族类、君王的祭司体系、

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

为要使你们宣扬曾召唤你们的那一位的美德——

他召唤你们出黑暗,入他奇妙的光明。

(彼得前书 2:9 标准译本)

那么,如何让祭司与君王的身份“和谐共济”,或者“筹定和平”,成为麦基洗德等次的祭司王呢?圣经里的许多教导可以帮助我们,但圣经的有关教导比较零碎,同时许多奥妙很难理解。上帝把揭开这个奥秘的另一把钥匙,放在了古代中国圣贤们的手中,很多内容就在这部《大学》里。

可以说,我们中国人本身就有一些解开这个奥秘的先天条件。麦基洗德是一位外邦人,可能是一位迦南人。祭司王不可能在犹太人的体系下实现,只能来自犹太人以外的外邦人,恰好,中国人的祖先西尼,也是一个迦南人。我们猜测,当西尼人离开迦南地的时候,是不是也把一些麦基洗德的秘密带走了,并将这些秘密放在了中国古代的典籍里呢?

而且,在中国古代,祭司与君王的职分从未分离过。据记载,黄帝、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等中国古代君王均是祭司王,他们一边行使君王的权力,一边带领和主持祭祀,担当着祭司的角色。这种传统在中国王朝的更迭中从未改变过。

 

我们看到,“德行”、“品德”、“美德”一直是贯穿整个大学之道的核心,这与上面《彼得前书》经文提到的是一致的:但你们属于蒙拣选的族类、君王的祭司体系……为要使你们宣扬曾召唤你们的那一位的美德。

《大学》的第一要义,就是“明明德”,后面都是在围绕“明明德”做文章,“亲民”就是向着“明德”而更新,“止于至善”就是“明德”的成功,“平天下”就是“明明德于天下”,而“德”,就是贯穿君王和祭司的一条主线。没有德,人无法靠近上帝,也得不到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在这个基础上,古人将大学之道总结为“内圣外王”,而这正是实现祭司王的“秘诀”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在《天下篇》里,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内圣,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状态,是圣洁的,好像圣人一样,我们知道,担任祭司的首要条件正是圣洁;而外王,指的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好像君王一样(并不一定实际担任君王),所以,内圣外王,指的正是祭司王。“皆原于一”指的正是,这些都来自同一个“道”,“道成肉身”的“道”。

从祭司的角度说,旧约的圣殿已经拆毁了,新的圣殿在哪里?正在我们的心里,我们是在心里做祭司,我们的心就必须圣洁公义,才能与神沟通,“清心的人有福了,他们必得见神”。

大学八目的前四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代表的是“内圣”之道,讲的是人内心的修养。正如我们前面总结的:格什么物?格神所造的物;致什么知?致的是神的知识;正什么心?正的是神面前正直的心;诚什么意?诚的是神面前的心意。这四个条目,让我们可以“成圣”,并与神处好关系,在心里建造圣殿,好让我们可以预备好做祭司。

同时,大学以“絜矩之道”为代表的的待人之道,又塑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我们既在人间通达,又可以直达神的座前。

后四个条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代表的是“外王”之道,表面上讲的是为王之道,但又与“内圣”一脉相承,是将内在的“圣”,内在的品德如“仁义礼智信”,显露在外面,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并扩展到家庭、家族、国家乃至天下。《大学》也有遗憾,就是对君王的品德过于注重,对权能阐述的不够,但可以得到圣经的补充,圣经在这方面的教导比较完备。

圣经认为人人皆可成为祭司,人人可以成为君王,这又与《大学》互相呼应,《大学》虽然表面上是为贵族和君王准备的,但其实面向的是每个普通人,通过《大学》教导的途径,每个人都可以成就“内圣外王”,所谓的“有教无类”。

当我们把圣经的教导。与《大学》中的“内圣外王”结合起来,并应用到的信仰实践中,就可以兴起真正的君尊祭司,兴起麦基洗德的世代,在这个末后的日子成就神的旨意!


点击“阅读原文” 精彩继续

往 期 回 顾

通达之路(1)道成肉身 肉身成道

通达之路(2)大道、大人、大学

通达之路(3)明明德与亲民

通达之路(4)止于至善
通达之路(5)美好的生命时序

通达之路(6)格物致知

通达之路(7)诚意正心修身

通达之路(8)家国天下

通达之路(9)五常十德

通达之路(10)成功之学

通达之路 | 儒家典籍《大学》全译



推荐链接



便雅悯兴起(bymxq611)

以色列计划(IC-7777777)

雅米(微博及网站 http://ya-mi.org)

爱神阅读(www.aishen360.com)

微读圣经(WeDevoteB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