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潭的基督教文化之福音三堂


本期内容

  据了解,目前平潭下辖15个乡镇,总人口约40万。其中,基督徒占比高达15%,仅次于云南福贡县。正式审批开放的基督教堂有100余间。于是,也就有了前面提到的别样风景。

冬去春来,“福音”花开

平潭县志记载,祖籍平潭北岚岭的陈清源,在霞浦县三沙镇地方官卸任之后,居住福清县城,不久因信仰耶稣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1870年(清同治九年)他回到家乡传扬福音,成为平潭最早的传教士。

1880年,教会购置了3间民房,经修缮后成为平潭城关最初的聚会场所——“福音堂”。基督的种子在这里播撒下后,迅速生机蓬勃。1888年平潭已经有10间基督教会。1907年兴建了可以容纳600多信徒崇拜的双层仿欧哥特式福音堂,为平潭县基督教总堂,旧福音堂改为“牧师屋”。从此,福音在岛上广为传播。

1981年9月20日,历经沧桑的城关福音堂成为平潭县第一座恢复礼拜的基督教堂。当日举行的复堂典礼上,会众多达1200人,楼上楼下座无虚席,连走廊过道都坐满了人。复堂以后,福音堂堂务工作日臻完善,信徒人数不断增加。1987年4月“原牧师屋”拆建为一栋双层石混结构建筑,面积为852平方米的“基督教堂”,当年竣工,与福音堂并用,现称之为“城关基督教堂一堂”。

1997年6月,由于信徒人数不断增加,为满足信徒聚会的需要,于同年12月“城关基督教堂二堂”落成并正式开堂礼拜聚会。2002年3月,一座建筑面积为6386平方米的“伊甸楼”开始兴建,2003年投入使用。其中“伊甸楼”的二楼、七楼为礼拜圣所,于2004年6月正式开始礼拜聚会,为“城关基督教堂三堂”。

很好的历史积淀就像洒下的种子,待到冬去春来就会迅速生根,开花结果。

这三座教堂分别坐落于平潭城关人口密集的新旧生活区和繁华的商业区。数年来,主日参加崇拜聚会的总人数均为万人以上。

信仰真善美

同事带着我去了“一堂”和“三堂”。三堂的外观十分现代化,如果不是看见7楼的拱窗和房顶的十字架,你很难从外观上看出它是一座基督教堂。教堂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带我乘电梯进入七楼的礼拜场所,堂内布置简洁,两列拱窗令室内和煦敞亮,并安静肃穆。

“一堂”则入乡随俗,石砌的双层仿欧哥特式外观,中西合璧,原石的结构和色调,在阳光下显得朴拙温暖,别具风情;右侧紧邻矗立着一座白色的双层石混结构的基督教堂,两个十字架在湛蓝的天空下辉映着和谐。走进室内,白墙红椅木吊顶,落落大方,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午后,一个姑娘坐在堂内一角的钢琴前练琴,悠扬的乐声,探进窗的阳光,时光澄净而美好。

热情的同事还帮我联系了郑文牧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没能见上面,但是通过电话通过耳朵,我感受到了来自心有福音的人的乐音。

同样,因为家庭背景,郑文牧师自小开始信仰基督教。“我有意识真正开始重视信仰,是在十五六年前,因为两个给我传福音的人。他们一个原来吸毒,一个原来混黑社会,都是被定义的边缘的,甚至危险的人,他们真诚地与我分享信耶稣带给他们的转变和新生,对我触动很大。那之后,我才真正开始思考信仰的事情。”

如今,在郑文牧师心中,“基督就是爱,他倡导爱,也使我们能够去传播爱。”他告诉我,教会非常重视年轻一辈对信仰的承继,“除了家庭里长辈对孩子的影响,教会里也会有学生夏令营,和一些专门针对年轻人的活动,希望下一辈也能够认识基督的爱与善,并承继传递这份信仰。”

和同事一起走访城关教堂,听郑文牧师说福音,虽然只是蜻蜓点水的相识,但你却能感受到,信仰给了他们一种看待世界的视角,一种对待人包括自己和他人的态度,一种行为方式,一种内心塑造。他们都告诉我,基督教很讲究在一起,很重视团体的聚会与分享。他们会聚集在一起敬爱崇拜,读经祷告,一起去探访病人,探访在灾难当中有需要的人。信仰让他们更加懂得人性,懂得珍惜,懂得谦逊,懂得感激。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不管信什么,信仰真善美。

阅读自媒体

非原创内容均转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本打开就不想放下的新阅读杂志

深度丨触点丨前沿丨本色

五百八十万用户订阅

Midday

任何建议、想法、供稿
都可E-mail: [email protected]

主编|微信号:weisee




推 荐 妖 精 的 口 袋
每日更新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