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收入高,但还不够高
5月30日是“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这也是我国拥有的第四个行业性节日,其它三个分别是护士节、教师节和记者节,从2017年5月30日开始庆祝,到今年刚好6个年头。

纵观父亲节、母亲节、春节、国庆节等所有节日,无一不是为了纪念、庆祝或鼓励。“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也不例外,节日的设立,体现了对行业从业者所作贡献的肯定。

这和我国总量庞大、增速明显的科技工作者数量不无关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科技工作者总人数超过9100万,位居世界第一。按照目前每年的增量,这一数字将很快迈过一亿大关。与之相比,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

设立专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不仅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们的创新活力和潜力,也可以增强全社会的科技意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但在设立专门节日之外,“得”的配位相比之下的作用力可能会更强。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科学家收入和足球运动员、明星收入的对比不时登上热搜引发热议,今天我想分享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



国之栋梁背后的收入困境

一个中学生就懂的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放眼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续奋斗的结果。

数据显示,建国初期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0多人。他们中大多数人成为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带领着全国科研人员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奇迹。

如“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以及“火箭之王”钱学森,回国时被美国人称赞为可以抵五个师。“两弹元勋”邓稼先,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钱学森


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科技成果越来越迅速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科学发现,新的技术突破以及重大集成创新不断涌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之大显而易见。

科学技术于国于社会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这也让人们尤为关注中外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现实是,与日渐提升的综合国力相比,中国在科技领域内起步晚,能力短板明显。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掀起海外科学家回国浪潮,其中的代表有事业如日中天,从谷歌辞职归国研发和创业的李开复,也有学术泰斗,全球知名的计算机视觉专家和人工智能专家朱松纯,还有20岁出头就研究出石墨烯传导的全方位理论的95后天才少年曹原这样的“科学新秀”。

这些科学家归国的本质原因与70年前无异,当时前辈们看到的是百废待兴、积贫积弱,急需各方面科技人才一起来建设的祖国;而如今的归国科学家们,看到的是在全球以科技为主来评估国家实力的大环境下,中国科技实力、科技产物与西方国家质与量上的失衡。

但不得不指出的是,为什么这些科学家的归国会让同胞们竖起大拇指?原因除了这证明了我国国力强盛有了“虹吸效应”以及科学家归国将实现更多创新科技外,还因为他们放弃了国外的高薪。

更高的收入不仅能够为自己和家人带来更高品质的生活,某种程度上还是对一个人社会价值的确认。

根据去年年底《自然》杂志公布的2021年学术界薪资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全球来看,约1/3的科学家年收入至少有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1万元),其中7%年收入为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6万元)或以上。其中,美国有超过一半的科学家年收入至少有8万美元,但在中国,这一比例仅6%。这意味着,科学家归国后,收入可能面临断崖式下跌。



企业成为纾解收入之困的重要力量

2021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一场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这个阶段,科技创新既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事实上,“十三五”以来,国家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发布密集,数量明显增多,政策力度不断加强。2013—2015年平均每年出台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文件数量为14份,2016—2020年平均每年达到35份,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

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也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7864亿元,同比增长14.2%。

更重要的是,有了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创新活动中来。在2021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的860余项中,企业牵头或参与的有680余项,占比高达79%;2021年所有研发经费支出中,76%由企业贡献。

这其中的“大头”来源于大型科技企业。就拿腾讯来说,2021年,其研发支出规模达到519亿元,连续4年在内地所有企业中位列第三,仅次于华为、阿里。但在研发支出增速上,腾讯远超华为、阿里,高达33.1%,且数据显示,近4年来,腾讯的研发增速均保持在30%左右,在一众科技企业中表现最稳。


研发支出增长明显的企业还包括百度、中兴、小米、快手、美团等。2021年百度研发支出增速为27.7%。

据报道,2021年,百度为强化产业数字化投入大量引入了相关雇员,因此推高了研发支出。小米的研发支出重点投入方向包括研发人员的股权激励、电动汽车业务研发团队扩张。快手则为持续投资大数据及其他先进技术而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及股权、薪酬及福利开支。

这些研发支出主要方向是主营业务技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为吸纳技术人才,支出的股权、薪资、福利。这意味着,入职在研发支出上进行高投入公司的科学家将有着普通企业员工难以望其项背的“高收入”。

而足够良好和完善的收入福利保障,也反哺着企业研发创新和发展。根据最近发布的腾讯2022年Q1财报,腾讯一季度实现营收1355亿元,尤其是在大力投入的To B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上营收428亿元,实现倍增,占比从26%提升到32%,取得换档后阶段性胜利。


破除科学家收入之困,才能更好地创新

高质量人才支撑企业和国家的高质量发展。破除科学家收入困境,能够让科学家更加心无旁骛地投入创新。在这个方面,企业也在使劲浑身解数,不断加码,科研工作者提供创新和创造的平台和环境,让他们拥有更加充裕、自由的时间和精力专注未来技术研发,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产生。

如腾讯与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携手杨振宁、毛淑德、何华武等科学家在2018年共同发起设立了“科学探索奖”,每年在九大基础科学和前沿核心技术领域遴选出50名、年龄不超过45岁的中青年科学家,给予连续5年、每年60万元资金的奖励。

除此之外,其他企业也通过各种手段介入科研事业,改善科研人员的研究环境和收入水平。如阿里推出达摩院,百度设立百度研究院,华为建设“诺亚方舟”等。其中,阿里达摩院设立的青橙奖面向35岁及以下的中国青年学者,发掘有潜力实现关键突破的科研新星,每年产生10名“青橙学者”,每人可获自由支配的100万元奖金。

类似的支持越来越全面。最新的消息是,今年4月30日,一项由科学家主导,腾讯公司出资支持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正式发布。


根据这一项目,腾讯将在未来10年为该项目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方向,鼓励他们潜心研究、勇于挑战, 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

对于科学家来说,强大的资金支撑下,一辈子只专注创新这一件事成为可能。他们将有更多机会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而这,是大部分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幸福。


我想说的是,对于任何行业从业者来说,不忌讳谈钱都是一种福气,它代表着实力和底气,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保障。

科学家们也一样,他们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也不如我们想象得神秘,没有在人群中隐身的技能。他很可能是我们小区里的邻居,或者地铁上相视一笑的陌生人。

他们也有生活压力,需要吃饭穿衣赡养老人抚育孩子,他们同样需要能够提供足够收入的工作作为滋养的“土壤”。好在,越来越多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加入到支持科学家、支持科技创新的行列中来,这是国家之幸,也是时代之幸。

在我看来,这样一群人,他们收入高是自然的,我希望他们工资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