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猫妹
来源| 大猫好规划
这两年,惠民保因为投保门槛极低,又号称有政府背景,很受老百姓追捧,可以说是保险界的超级网红了。
然而,“人红是非多”,6月2号,银保监会正式发文,要规范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也就是惠民保。
出什么事了?


惠民保被老百姓认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的政府背景。
但你说到底有没有政府背景,也不过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据统计,当前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惠民保占比仅有21%,政府指导项目53%,政府不主动参与项目26%。
而“指导”的项目,是什么部门指导的,指导到什么程度,也很模糊。
更别说还有挂羊头卖狗肉,没有一点政府背景却假装有的。
比如长沙医疗保障局曾经发公告澄清:近日有群众到该局咨询,某养老湖南分公司推出的“星惠保”是否为长沙医疗保障局指导的“长沙市民专属的普惠补充医保”,长沙医疗保障局未对该产品进行任何业务指导。
而他们的目的,或许只是想蹭政府的流量,引流获客罢了。
惠民保的另一核心竞争力,在于它的投保门槛极低。
一般保费一年只要几十块、一两百块,童叟无欺,通常也不限年龄、职业和健康状况。
投保门槛降低,确实向广大民众敞开了怀抱。
但同时也意味着,投向惠民保怀抱的,是大量的高风险人群。
而惠民保的性质依然是商业保险,没有任何财政补贴,保险公司自负盈亏。
再加上很多城市的惠民保就像复制粘贴,保障内容和定价是否有合理的数据支撑都说不准。
这些都是惠民保的不稳定因素,面对未来的赔付风险时,保险公司就有可能提高保费、缩减保障,甚至停售......


针对惠民保的这些乱象,监管发文说:“加大监管工作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并且要重点查处以下问题:
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数据基础;
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产品或未及时报告保障方案;
参与恶意压价竞争或承保价格低于成本;
违规支付手续费、经纪费或其他费用;
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
拖赔惜赔;
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合同期间内单方中途退出;
泄露或违法使用消费者信息;
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
招招致命。
监管跟上了,相信未来惠民保的市场会更加纯粹。
当然,我们自己投保惠民保之前,也要学会识别。
像上海沪惠保、广州穗岁康这样的产品,直接对接医保系统,可以用医保卡的余额付保费,那妥妥的政府背书了,而那些空口无凭就说自己是政府指导的,就要仔细甄别了。
另外,监管还提到,“保险公司对开展定制医疗保险业务负主体责任“。

这就更加明确了惠民保依然是商业保险。
所以大家以后面对惠民保,也不要盲目迷信政府背景,和咱们签合同的依然是保险公司,还是要把它当成一个商品去评估。
猫妹之前对比过四大一线城市的惠民保,从中能看出惠民保的一些发展前景,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惠民保《115元,上海惠民保就位,四大一线城市哪个城市人民更幸福?》。
